失敗的教育!           
English    


今日電視新聞.某立委助理.也是立委的兒子.於昨日酒駕被抓.

數年來.這個年輕人連續的負面新聞.讓我們看到了什麼.

因為是名人立委的兒子.又是立院助理.因此許多的小事.因而被凸顯.被放大.

也令我們深深的思考.現今當下的父母對小孩子教育的問題.

現今社會結構異變.加上國民所得提昇.雙薪家庭加上少子化.自然對孩子產生溺愛.

其實.真正的問題.不僅於此.我們也以較寬廣的視野來觀察.對於未來 10~30年後的影響.


現今美國的主要國力.支撐著整個美國的經濟.科技.生產力.是一群強大的中產階級.

而這一群主力來自於 50~60年代.也就是從全球經濟大蕭條.通貨澎漲至二次大戰之後的經濟復甦的年代.


年輕人從六歲.就開始學習獨立自主..從最基本的替鄰家院子割草.照顧父母親出門赴宴的小孩.速食店打工.洗車..

到上大學之後兼家教.專案等..賺取自己的零用金及學費..因為就是這樣讓孩子能獨立自主的教育方式.

導致在成長的歷程中.為獨立自主的思考模式與明顯的確立人生的方向.

因讓這些孩子們成為 20-30年後.也就是1980~2009年美國國家的主力.


反觀現今的台灣.在生產力最強盛.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那個年代.支撐國力的.

不也是那些來自於 40-50年代的中堅份子.

而我們要討論的是現階段這些 80-90年代的年輕人.在少子化和父母親溺愛的教育之下.

20-30.年後.會變成怎樣的一個人ㄋ..??

宅男.宅女.這樣的名詞.已非鮮聞.卻來自於許多父母親對孩子所謂的尊重而衍生的溺愛.

上大學.對這一代的父母而言.是當年自己年輕時的夢想.如今.看到自己的兒女上了大學.沾沾自喜.倍感榮耀.

但卻不願面對因錯誤的教育改革.110%的大學錄取率和 7分就能上大學的事實..

這種思維.如同.當汽車工廠在組裝一部汽車時.如果你忽略了許多的細節.

忽略了許多的螺絲..忽略了許多的零組件

那麼.這部汽車出廠後.必然會發生重大車禍.而變成一部報廢車.

同樣的.父母只在乎自己的兒女是大學生.而忽略了他的.思想.人格.品德.教養.判斷力.生活處世的態度和價值觀.

那麼.未來.他們必然在社會上成為一個失敗的兢爭者.輕而成為宅男.宅女.重者.做奸犯科.害人害己..

我在再的說:把自己的小孩當寶.出社會之後.他就是草. 把自己的小孩當草.出社會之後.他就是寶. 道理也在此.

比較細微的探討可以推衍出.現今的年輕人對生命生活和工作態度.導致高不成.低不就.短視近利.好高騖遠.

當下的企業主不願雇用這一代的年輕人.也正因為如此.因此社會失業率不斷的增加.

這些年輕人對是否能在社會上立足.工作.抱持著無所謂的態度.

反正靠父母親工作.在家當宅男.宅女.也是一種樂活人生.

父母親的長期溺愛.早以消磨了子女的羞恥心和責任感.

伸手向家裡要錢.把馬子.交男友.上網路.打電玩.而找工作只是為了應付父母親.做做樣子.

反正.不需要奮鬥.也有父母留給自己的房子.不需要工作.也能在家裡混混日子.

男生到一定的年齡之後.討個老婆.當然.娶來的老婆也是在父母親溺愛之下成長的.

她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如何孝順.更不會有孝順公婆的觀念.


兩個年輕人.來自同一個時代.同樣的教育.同樣的被父母溺愛.同樣的缺乏獨立自主的人格特質.

在成立家庭之後.自然無法面對許多現實婚姻生活上要一定要面對.近而解決的問題.

因此.許多對彼此的不滿.不斷的在蘊釀.爆發之後.傷人自尊之言語盡出.甚而動手.以致於分手.離婚.

根據最近的調查.台北縣市離婚率為31.三對結婚者.就有一對離婚.

離婚後.父母開始接手.收拾爛灘子.幫忙帶自己的孫子.是當下父母親在未來必然的工作.

而由爺爺.奶奶.帶的孩子.在爺爺.奶奶的眼中.是可憐的單親孩子.因此.更加的被溺愛.


單親家庭的俱增.衍生出的單親小孩所製造的社會問題.越來越多.

燒炭自殺.做奸犯科.也越來越多.引發的社會事件.更是層出不窮.如此.惡性循環不已.

要知道.個人.家庭.社會.國家.每一層級.環環相扣.稍有斷層.就會對整個國家產生一定的影響.

教育..影響著個人.家庭.社會.國家

也正因為如此.古人才會說: 教育乃是百年樹人的工作.也是國家的百年大計.
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Gino.( 楊克天 )  2009/10/26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ack